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鞏俐調轉左隻手錶黎戴?


又到聖誕,周圍又充斥住提示你消費嘅廣告,而當中又點少得手錶廣告呢。
在芸芸手錶廣告之中,有無留意到Piaget平面廣告入面,鞏俐調轉左隻手錶黎戴?



無搞錯,隻錶向住你係俾你睇架,叫你去買吖嘛。This is advertisement.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過界 BENDS



《過界》嘅故事主要圍繞兩個人物:李太(劉嘉玲飾)﹠阿輝(陳坤飾)。



色設定佢地係兩個世界嘅人,但同樣有自己嘅困境要面對。有一場戲講李太買隻烏龜放生,叫阿輝都揀一隻。去到郊外嘅時候,都分唔到膠箱入面嘅兩隻龜邊隻屬於邊個。似係暗示緊佢地兩人,其實都唔係咁大分別。回程李太話想由佢揸車,乘客司機身份對調,兩人並排而坐,兩個世界嘅界線變得朦糊。甚至後來喺大陸,李太叫阿輝車佢去食野,去阿輝平時去開嘅地方就得喇。由張廁紙纏住佢隻高踭鞋果一刻,有如過界踏足另一個世界一樣。


如果單憑戲名就認定電影內容係闊太與司機越軌搭上,一定會失望。套戲真係無乜野,但正因為無乜野,所以先考演技。尤其撞左車,知道自己嘅司機將妻子匿藏喺自己架車個車尾廂過境,而又作動急須去醫院,呢個時候,你嘅心情係點?表情又應該點演?劉嘉玲嘅演繹不慍不火,恰到好處。作為觀眾就好似一個旁觀者,一個成日睇住闊太出入嘅看更咁,由頭到尾都唔會直接知道實情發生咩事,而係從佢細微嘅打扮舉動神情種種細微變化看出端倪。所以對於我呢鍾意觀人於微嘅人就覺得套戲好睇喇。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爛滾夫鬥爛滾妻




杜汶澤近期喜劇一部接一部,遇上唔同對手有唔同火花。《飛虎出征》係兄弟情,《超級經理人》係勵志,《爛滾夫鬥爛滾妻》係愛情考驗。每齣都係笑中有淚的感動。

周秀娜嘅角色安排佢係一個專業人士,作為「爛滾妻」,一反爛滾向來都被視為係男性專利嘅觀念,擔當主導,一腳踏N船,一晚走兩場,將男性愚弄於股掌之中,與「爛滾夫」巾幗不讓鬚眉。相比起男主角,女主角面對性方面嘅誘惑比較少,(係咪女人嘅性需要無男人咁強?自制能力比男人好?)反而受考驗嘅係有名有利嘅鑽石王老五,令女人趨之若鶩嘅筍盤,但「爛滾妻」都能夠理智咁考慮到淪為生仔機器嘅可能而拒絕追求。周秀娜一向嘅形象有別於以往波大無腦嘅典型sex object。自o靚模轉型演員後,一直缺乏代表作。《爛滾夫鬥爛滾妻》可算係第一部。

呢套戲有番港產片喜劇黃金時代嘅感覺。唔好以為笑片低俗屎尿屁一定係粗製濫造。除左為保留原汁原味嘅粗口而被列為三級之外,見微知著,例如其中一場係杜汶澤同周秀娜講自己無女朋友,而家果D全部係「翠華」黎,即係方便就手,24小時恭候。而英文字幕並唔係直譯番翠華,而係轉左做McDonald。語言嘅目的係傳意,英文字幕就係為左俾唔識中文嘅外語人睇得明,如果照字面譯人地都get唔到個意思。呢個咪就係點解笑片往往好難打入外國市場嘅原因,因為好多gag唔係本地人就唔識笑。佢地喺字幕方面都兼顧到,呢D咪就係認真law。縱使係有廣告植入(初戀情人做保險派卡片),都比啲膠劇合理。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怪獸大學》——汰弱留強的學校制度



彼思動畫嘅成功之處係除左動畫做得細緻迫真之餘,故事亦寫得好有意思。《怪獸大學》係《怪獸公司》嘅前傳,講嘅就係學校汰弱留強嘅制度,大眼仔就係資質平庸但努力發奮圖強嘅學生,毛毛就係出身顯「嚇」世家,有優越嘅cultural capital而下下靠打天才波嘅學生。佢地嘅終極目標都係成為怪獸公司嘅驚嚇專員,要達到呢個目標(goal: successful career),途徑就係喺頂尖嘅學府修讀(path: education)。可惜學校並唔係一個有教無類有嘅地方,而只係將精英提升得更好嘅地方。大眼仔同毛毛成為左被淘汰被睇唔起嘅一群。雖然係咁,佢地都無放棄,用左另類嘅途徑去肯定自己,喺學校嘅失敗唔代表一切,最後佢地加入怪獸公司由低做起,一步一步成功晉升為驚嚇專員。所以,星期一DSE放榜嘅同學仔唔洗咁緊張喎。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支持《低俗喜劇》




之前我寫過《春嬌與志明》係香港文化悍衛戰,其實彭浩翔差不多同期嘅另一胎《低俗喜劇》都係。前者之戰在於故事情節,後者更加係打正旗號放棄喺內地市場上映,務求創作上有更自由嘅發揮空間,將低俗進行到底。

別人笑呢套戲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低俗只係佢嘅外表,內涵所說的其實是一個電影監製的奇幻漂流,悲劇人物嘅辛酸。戲裏戲外都體現出面對逆境靈活變通嘅香港精神。

如果要用一個比喻黎形容呢套戲,我會話佢係臭豆腐。有人會覺得好討厭,嚏之以鼻難登大雅之堂,亦有人覺得好好食,係街頭特色小食之一。香港係美食天堂,美食當然係包羅萬有,希望精神食糧 —— 電影亦都一樣,繼續包羅萬有,百花齊放。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功夫,兩個字,be water,係咪咁話?




王家衛:「其實關於李小龍的電影、故事,很多人都已經拍過,我就想其實李小龍的師傅應該是什麼樣,是什麼人培養出李小龍這樣的人物?」



王家衛除了是一位導演,也是一位社會科學榮譽博士。以一個social scientist做一個qualitative research來說,十七年其實不算長。



電影《一代宗師》所展現的一代宗師並不是神,he is only human。



梁朝偉飾演的葉問早年就如其他富家子弟般,不愁衣食,閒時喜愛夜蒲,有人搵佢比武,打law...... 從容不迫。
顧家,對妻子有鐵漢柔情。當日軍侵華,佛山淪陷,沒有像燈叔他們寧死不屈拚死抗日做英雄烈士,但亦婉拒同流合污。
要不共富貴要不就一無所有,葉問:「窮下有咩所謂」,拿得起放得低,變賣家當,(包括習武之人很重視的木樁)。家人三餐不繼,亦肯放下尊嚴去討取飲宴的餸頭餸尾。女兒餓死,一代宗師亦並非流血不流淚......
如此困境,他都只是淡淡然地形容為冬天。

後來為生活到香港以教功夫為生,妻子過身後,便沒有再回佛山。「從此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並非無情不念舊,而是既然時間是線性(linear)向前發展,不能回頭,便順應變遷,落戶香港。「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就是這樣,自幼拜師學功夫的他,「一條腰帶一口氣」,就是憑這口氣,貫徹他一生。這口氣(ideology)不就是李小龍所說的「Be water」嗎?

"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 Now you put water into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You pour water into a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water into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Now water can flow, or creep or drip or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 Bruce Lee.

Be water,不是任由擺佈,而是適應力強。
梁朝偉所演的葉問有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
也許生於亂世就是如此。




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Andy Warhol 15 Minutes Eternal (安迪華荷 十五分鐘的永恆展覽)




睇完呢個展覽我覺得Andy Warhol可以話係美國戰後盛世嘅時代象徵。

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工業迅速發展,強調mass production,機械化大量生產,低成本,高效率,standardization。福特汽車就係一個好例子。因為大量生產成本低而令大眾負擔得起去擁有汽車。

當時人人都消費幾乎一式一樣嘅產品,有個笑話就係嘲笑一個老公放工入錯左隔離屋都唔知,因為家家戶戶嘅格局都一樣咁滯。Andy Warhol嘅絲印藝術正正就係反映當時mass production呢種現象。

Andy Warhol:「The reason why I'm painting this way is that I want to be a machine.」絲印係一種可以重複製作嘅藝術,生產模式同產品相類似。所以唔怪之得佢個工作室名為「The Factory」。Standardization就係當時所認為嘅「美」。取材於普及嘅商品(如:金寶湯),令藝術感覺平易近人「Pop Art is for Everyone.」。而名人人像嘅絲印(如:Jackeline Kennedy)就反映當年mass media無處不在broadcasting嘅威力。

P.S. 喜歡場刊嘅顏色同埋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