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8月號



向來都唔鍾意薛凱琪,覺得佢講野好作狀,但漸漸俾佢果一種淒戚嘅歌女感覺所吸引,例如《慕容雪》同《除下吊帶前》。

8月號》都係。

MV裏穿著華麗的晚裝,站在人咁高嘅巨型雜誌前,閃光燈下騷首弄姿,穿梭於每一頁之間,薛凱琪彷彿(objectified)物化成雜誌一併供人閱覽,有點迷失,有點厭倦,有點幽怨……後來卸下濃妝豔抹,展現所謂嘅「真我」,帶笑離去。

藝人不嬲都被包裝成商品供消費者娛樂,賣藝包埋獻身,半賣半送。《8月號》嘅歌者亦都好樂意分享喜怒哀樂,唔會帶你遊花園,唔講大話,唔堆砌,但係呢個係咪真嘅佢呢?畢竟藝人同觀眾嘅接觸都隔著一層media representation

每個人都有別人睇唔到嘅一面,請容許一點祕密空間。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你係鍾意呢度嘅



女:「記得我喺度同佢講我愛你。

第一次黎呢度,就喺五枝旗桿等。

第一次見到明星。

星期日喺度行街會撞到朋友。

星期三,一樣會撞到朋友。

記得放工黎呢度拍拖,拍拖黎呢度買野,買完野,啱啱倒數。就喺果刻,我心裏面講句:我愛你。」

男:「你係鍾意呢度嘅。」

女:「一個海港只有一個海港城。」



男:「記得我喺度同佢講我會等你。

第一次黎呢度,就喺五枝旗桿等。

記得細個,阿爸帶我黎買糖。

第一次出糧,買錶俾自己。結果買多兩隻。

記得星期日響度撞到朋友。

星期三,撞到女朋友。

記得我喺度同佢講:我會等你。其實我偷偷地去買新相機。」

女:「你係鍾意呢度嘅。」

男:「一個海港只有一個海港城。」



海港城嘅廣告一向以女性為主,例如心入民心嘅「心情好買鞋」「做女人點可以唔化」反映Shopping唔係女性嘅專利,男性都鍾意買野嘅,所以廣告分別有男性為第一人稱及女性作第一人稱嘅版本。


廣告主要係用左回憶黎引起觀眾共嗚。你細個都黎過呢度,你都試過喺度等人,你都試過喺度撞到朋友,撞過明星,第一次出糧喺度買野,喺度拍拖,喺廣東道倒數……


童年回憶,反映出海港城都算係香港同級數商場之中歷史較悠久嘅商場 (不過透過裝修及不斷擴張,沒有老化嘅感覺)。加上五枝旗桿就係呢個商場嘅特色,(八九十年代好興約喺果度等人,亦有唔少電視電影有呢個橋段)。而家商場來來去去都係果d店鋪,尤其近年尖沙咀有不少新商場冒起,海港城更加要強調其獨特性,「一個海港,只有一個海港城。」面向維多利亞港,停泊著大型遊輪,優越嘅地理位置,唔會同其他商場混淆。「第一次出糧,買錶俾自己。」有意義有紀念嘅消費。「撞到朋友」,反映呢個商場嘅大眾化,你同我都會去果度留連,所以唔難撞到。「撞到明星」,明星係一個fantasyidentity,亦反映商場嘅高檔。因為高檔,所以明星都會黎。就算你未真係撞過,你都會憧憬撞到。廣告中係taken for granted嘅異性戀意識形態。「你係鍾意呢度嘅」男聲讀白由女聲回應;女聲讀白由男聲回應。「我愛你」無清楚交代「你」是誰,可以係人,係自己嘅另一半,亦都可以係地方,(呼應之後的一句「你係鍾意呢度嘅」),任由觀眾自行解讀。廣告營造紫醉金迷嘅氣氛,衣著打扮華麗得有點不現實(有幾可見到行街嘅人係著成咁先),拎住大抽氫氣球,翻飛嘅棉花糖,倒數嘅煙花……令你對呢個地方充滿fantasy


就係呢啲情感、呢啲意義、呢啲 fantasy令你點解喺個個商場都係果啲鋪頭嘅時候依然揀去呢度而唔係其他。


有無聽《北風和太陽》嘅寓言故事?北風同太陽兩個喺度鬥叻,咁不如比賽啦,啱啱有個人行過,邊個可以令果個人除衫嘅就贏。北風起勢咁吹想吹甩佢件衫,但係越凍果個人就越捉實件衫,點都吹唔開。到太陽喇,太陽發熱令氣溫暖番仲開始熱,果個人就自動除衫仲跳埋落水。故事講嘅就係受軟唔受硬,軟攻比強攻更能達到目的。


Romantic capitalism就係類似嘅道理。馬克斯(Karl Marx)講嘅capitalism資本家(capitalist)由生產過程剝削對工人階級 (working class) 用黎分析今時今日已經唔夠全面,剝削已經伸展到消費嘅層面。由強硬嘅壓榨變到溫柔嘅蠶食。浪漫愛情係現世嘅宗教,喺呢個亂世[1]提供精神寄託,所以商品往往都加入浪漫嘅元素作包裝,消費嘅同時擁有如沐春風嘅浪漫感覺。Shopping mall 就係其中一項new means of consumption[2]令你著迷(enchanted),引誘你消費,令人消費多過佢地本身所需,甚至係多過佢地所負擔得起。以前五枝旗桿等,係會約實幾點喺一個固定嘅地方等。而家因為手機嘅普及,通常只係會約大概時間大概地點,rationalization時間就係金錢,覺得企實一個地方等人係浪費時間咁,你未到我就行下睇下野先。可見Enchantment中亦有rationalization,兩者在後現代社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咁存在著。五光十色,花多眼亂,意亂情迷,喺商場逗留得越耐,就越大機會消費,原本等人唔覺唔覺就變左買野。出糧買錶,賺左錢就要買啲野,叫做獎勵下自己?資本家透過廣告等各種手法鼓吹賺到錢就要消費嘅風氣,打工仔從資本家手中賺取人工,轉個頭透過消費將d錢落入另一資本家手中。諗住買一隻結果買多兩隻,入左迷暈陣會令你買多左野。因為洗左錢又要繼續工作賺錢喇,賺完去洗,洗完又要再賺……循環不息,勞力是無止境。活在塵世中嘅你,又唔察覺自己俾人抽緊水個喎,仲不知幾開心咁將金錢乖乖奉獻,就算買唔到你通常會覺得係自己嘅能力問題,而唔會覺得個機制有問題。呢個就係romantic capitalism嘅魔力。


羊毛出自羊身上,商場用喺廣告、包裝嘅錢就會轉嫁到舖租,商戶就將舖租轉嫁去調高商品價格,到頭來都係消費者負擔番。


明知俾人呃都繼續中個頭埋去?氹得你開心吖嘛。你係鍾意呃呃氹氹嘅~ (只要唔係輸身家的話)



[1]有一派社會學家如Anthony Giddens形容後現代社會係充滿風險嘅社會(risk society),現代社會時期(modern society)大眾相信理性科學相信權威,但進入左後現代社會好多野已經無絕對嘅對與錯,訊息萬變,今日係咁聽日已經唔係咁,專家權威已經無以前咁可靠,政府俾人狂插,好多人覺得未來無法掌握,面對好多uncertainty,變得不安。

[2] New means of consumption係指一啲令消費者消費嘅方法/手段,如:信用卡、商場、主題公園等,總之令商家最得益嘅。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解構Natalie Portman Miss Dior Chérie 電視廣告




有人話亦舒嘅小說寫親都係俊男美女,佢話:「世上已經那麼多醜陋的事和粗鄙的人,娛樂時想看到年輕漂亮的面孔,人之常情嘛。」[1]

香水廣告尤其係,當電視廣告仲未先進到可以聞到香味嘅時候,附帶嘅感覺好緊要。香水從來都唔只係除臭咁簡單,看似虛無飄渺卻係魅力、誘惑、催情……甚至有講法話人對氣味嘅記憶勝於其他嘅感官。細細枝賣到貴一貴,意義大於一切。

風和日麗,春光明媚,公園調情,床上繾綣。加埋大有來頭嘅配樂 "Je t'aime... moi non plus",法國品牌理所當然用番法國嘅歌,歌詞係關於一對戀人做愛時嘅情慾對答,當中夾雜著呻吟聲,仲有呢首歌背後原來有一個傳奇故事[2]

係咪好浪漫呢?係咪想入非非呢?

雖然係erotic,但女主角有別於典型嘅sex object[3]。由Natalie PortmanMiss Dior,佢俾人嘅印象係性感、靚得黎又有點演技嘅女星,唔係花瓶,女人都鍾意佢/ 唔抗拒佢嘅 (d女人係會無la la俾女人莫名其妙地憎)。 顯然廣告係由女性角度出發的,Miss Dior 解開情人嘅黑色蝴蝶領結,蒙住情人對眼,到繞在自己頸上把玩著,一副悠然自得嘅樣子。因為呢隻香水嘅target audience target consumer都係女性。我用呢隻香水,我就係Natalie Portman。廣告中黑色蝴蝶結係一個重要符號,男主角嘅黑色蝴蝶領結,傳統Dior香水瓶 “The Legendary Bottle”[4] 同樣繫住黑色蝴蝶結,而新香水瓶嘅設計仍保留蝴蝶結嘅元素。擁有香水 = 擁有埋個男人,擁有浪漫,擁有廣告裏面嘅一切。

不過男性睇呢個廣告可能有另一番解讀,Natalie Portman!正喎,加埋配樂模擬嘅呻吟女聲,「稍為鹹濕少少都扯扯地」[5]。買呢枝香水俾條女呢,我條女就會變左Natalie Portman喇。又甚至買呢枝香水返黎索一索,我就擁有Natalie Portman……引發無限幻想……

無論點睇都好,相比Natalie Portman 拍波蘭斯基執導嘅虛疑香水廣告[6]Dior呢個男性支配感無咁強。

現實太多不如意,需要一些麻醉劑。romantic capitalism[7]


P.S. 官方網頁嘅設計同樣賞心悅目www.miss-dior.com



[1] Jessica20102月號

[3] Sex object泛指一啲得個殼無思想無內涵鏡頭前只係負責擺挑逗姿態嘅女人,同物件無分別。

[5] 此句出自《肉蒲團潮文》

[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jpFLBbOpxg 片中兩個女人為枝香水爭餐死,但最後香水落入男人手中。仿佛佢地嘅鬥爭都被看在男人眼內,蚌相爭漁人得利。

[7]資本家對人民嘅剝削,已經由剝削勞工演化成剝削消費者,不停刺激你嘅購物慾氹你洗錢。係呀我係搶係錢呀,但我無迫你喎,你心甘情願俾錢我個喎,仲好開心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