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Andy Warhol 15 Minutes Eternal (安迪華荷 十五分鐘的永恆展覽)




睇完呢個展覽我覺得Andy Warhol可以話係美國戰後盛世嘅時代象徵。

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工業迅速發展,強調mass production,機械化大量生產,低成本,高效率,standardization。福特汽車就係一個好例子。因為大量生產成本低而令大眾負擔得起去擁有汽車。

當時人人都消費幾乎一式一樣嘅產品,有個笑話就係嘲笑一個老公放工入錯左隔離屋都唔知,因為家家戶戶嘅格局都一樣咁滯。Andy Warhol嘅絲印藝術正正就係反映當時mass production呢種現象。

Andy Warhol:「The reason why I'm painting this way is that I want to be a machine.」絲印係一種可以重複製作嘅藝術,生產模式同產品相類似。所以唔怪之得佢個工作室名為「The Factory」。Standardization就係當時所認為嘅「美」。取材於普及嘅商品(如:金寶湯),令藝術感覺平易近人「Pop Art is for Everyone.」。而名人人像嘅絲印(如:Jackeline Kennedy)就反映當年mass media無處不在broadcasting嘅威力。

P.S. 喜歡場刊嘅顏色同埋閃字。

沒有留言: